“虽然成年之后,我们身体各部分会停止发育,但是只要我们还活着,精神就会一直成长下去。它会重塑我们的性格和品质,让我们以新的面貌示人。
—— 威尔·鲍温
《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
1月9日,身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作家威尔·鲍温(Will Bowen),给海淀凯文家长共读社的成员们发来了一段视频。
就在收到这段视频的几天前,海淀凯文家委会刚刚举办了新一期 “读书分享会”线下活动。这一次,家长们共读的书籍是《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而威尔·鲍温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威尔·鲍温著有多本全球畅销书。在他所著书籍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不抱怨的世界》和《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这两本书一经出版便畅销全球,如今已被翻译为30余种语言,销售超过400万册,影响力遍及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而威尔·鲍温自2006年发起的“21天不抱怨”挑战,如今已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00万人次参与。
在世界的这一端,北京,海淀凯文家长共读社迈入了它的第三年。
从最初80余人参加第一期共读活动,到本期,已有241位家长加入线上共读活动。读书会作为海淀凯文学习型社区的一部分,正持续为800余位家长带来积极影响。
经过两周的线上共读,其中60余位家长在线下相聚,海淀凯文李永远校长也参加了此次读书分享会,和这些熟悉的“书友”一同分享读书的心得与感悟。
1月4日海淀凯文家长读书会留影
一位参加了活动的家长将这次读书分享会的消息通过互联网分享给了威尔·鲍温本人。
与身处大洋彼岸的书作者建立连接,或许是为这期读书分享会画上的圆满句点。与此同时,社区内的连接和学习却并未停止。在海淀凯文的社区之中,成员们正在身体力行地彼此支持,不断践行家校共育与终身学习理念。在一次次连接中,社区的意义渐渐具象化,而我们也有幸见证了社区成员的共同成长。
“一本书读出几本书的厚度”
2024年12月17日,《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线上共读活动进入第六章节。
早上8点半,海淀凯文家长共读群里已经热闹起来。
“今天的领读由我和张女士一起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感谢搭档的巧思,感谢她给我的好建议和鼓励!今天我将领读前四小节,等下她来领读后四小节,精彩在最后。” 在K01班家长包先生发言后,这天的领读正式开始。
这是为期两周的线上共读环节中的一天。线上共读期间,每天会有不同的两位家长作为领读人,分享自己对于书中一个章节的解读,共读群中的其他家长则会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家长包先生阅读书籍第六章后总结的“关系图”
通常,这样的一次领读分享和讨论会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讨论从书中作者所写的内容,到各位家长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再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分享与自家孩子的相处之道。每次分享,各位“书友”总是能针对一个教育话题开启好几番的深入讨论,直到掰开了揉碎了讲透自己的观点,大家才会尽兴离场。
在繁忙的日常中沉下心来阅读一本书,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改变。
“共读行动是在浮躁社会中的一丝坚持”,海淀凯文家委会主席邵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的书友常常说,和大家一起读书,总是能将一本书读出几本书的厚度。”
从线上到线下
积极进步的社区场域
经过两周的线上共读,1月4日,线下读书分享会在海淀凯文校园内举行。恰逢新年之际,分享会在三位家长演绎的京剧选段《沙家浜-智斗》中开启。
三位家长精彩演绎经典京剧选段
读书分享环节,李永远校长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
海淀凯文李永远校长在读书会上做分享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对许多种关系,无论是与家人、同事,还是与朋友、爱人,真正决定一段关系走向的人,是我们自己。而改变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是改善我们与他人关系的唯一途径。若能用包容和宽恕的心态做有效地沟通,不让抱怨强化我们的负面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积极处理和解决问题,我们将建立更加有益的关系。
在李校长看来,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改善身边的“关系”,更能帮助我们更积极地拥抱周围的环境,从而在不断地调整应对中,为自己争取一个相对美好的未来。
正如威尔·鲍温的好友杰瑞曾对他说的那句话一样——
“这世界给了我们那么多礼物,而在它运转的过程中,不再给它增添牢骚和抱怨,就是我能回馈它的最大的礼物了。
—— 《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
读书分享会上,共有5位家长代表分享了自己阅读《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后的感想和体悟。他/她们或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或从自身的经历与改变出发,与在座家长分享自己心中那个“不抱怨的世界”,并探讨了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认知和发现。
也许,各位书友是带着“如何在关系中实现爱、平和、喜乐,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的疑问开启这段读书之旅的。
而现在,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共同塑造了一个积极进步的场域,在诸多倾情分享和深刻讨论中,我们或许都离答案更近了一步,也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了一步。
家长代表Selina的分享节选
“只要我们还活着精神就会一直成长下去”
威尔·鲍温认为“关系决定命运”。在海淀凯文,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呢?
本期线上共读领读人合影
也许,在共读群中,我们是在阅读时光中陪伴彼此的书友,是倾听者,是讨论者,更是思考者。
也许,在许多的家校活动中,我们是各怀才能的活动发起者、参与者,更是彼此的支持者和鼓励者。
也许,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们已不仅仅是某个孩子的老师、某个孩子的父母,更是可以与彼此一起共同成长的人生伙伴。
不论我们身份如何,可以确定的是——
我们都是这个温暖社区的建设者,
是孩子成长路上不会缺席的陪伴者,
更是在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教育者”路上的同行者。
威尔·鲍温在书中写道:
“虽然成年之后,我们身体各部分会停止发育,但是只要我们还活着,精神就会一直成长下去。它会重塑我们的性格和品质,让我们以新的面貌示人。
—— 威尔·鲍温
《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
这或许也是海淀凯文倡导建设家校共育和学习型社区的意义所在。
在我们的社区中,不只有学生是学习者,家长和老师都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从持续举办的家长学院、每学期多主题的家长工作坊,到家长读书会、家长合唱团和各类家长社团,这些多样的活动和组织共同构成了海淀凯文家校共育和终身学习的社区文化。在海淀凯文,我们如此惊喜地看到,孩子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校和家长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在每个小小生命的成长轨迹中,作为教育实践者的学校和家庭成为了站在他/她们身旁的树木——在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一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正如邵女士所说:“作为家长,我们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家长朋友们在这里迸发出了新的能量,有爱、平等地交流,不停地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读书分享会后,家长们一起写新年祝福卡片
一切都正在这里发生。
精神正在成长,未觉知中,已然长出新的面貌。
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天里,关于教育的理想或许正在变为现实。
-END-